This is a summary of using nginx
😊简介(百度百科)
Nginx (engine x) 是一个高性能的HTTP和反向代理服务,也是一个IMAP/POP3/SMTP服务。Nginx是由伊戈尔·赛索耶夫为俄罗斯访问量第二的Rambler.ru站点(俄文:Рамблер)开发的,第一个公开版本0.1.0发布于2004年10月4日。
其将源代码以类BSD许可证的形式发布,因它的稳定性、丰富的功能集、示例配置文件和低系统资源的消耗而闻名。2011年6月1日,nginx 1.0.4发布。
Nginx是一款轻量级的Web 服务器/反向代理服务器及电子邮件(IMAP/POP3)代理服务器,并在一个BSD-like 协议下发行。其特点是占有内存少,并发能力强,事实上nginx的并发能力确实在同类型的网页服务器中表现较好,中国大陆使用nginx网站用户有:百度、京东、新浪、网易、腾讯、淘宝等。
使用场景:
1)多个域名下的请求均在本地调试,需要加端口时;
2)当测试环境不具备某些服务时,如我们的竞品爬虫、打单依赖的服务等;
3)本地localhost无法通过接口获取正确数据时(当然这种情况对我们后端不存在)。
4)…
😌安装
1、安装过程
略
2、指令
1)sudo nginx #打开 nginx
2)sudo nginx -s reload|reopen|stop|quit #重新加载配置|重启|停止|退出 nginx
其中stop 和quit的区别:quit的功能基本与stop一样,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quit是一种优雅的停止,也就是进程如果还在服务中,那么就不会关闭该进程,直到进程完成服务为止。当然这个过程中不能再接受新的任务了。
3)sudo nginx -t #测试配置是否有语法错误
成功示例:
1 |
|
失败示例:
1 |
|
😁常用功能
1、http代理,反向代理;
1)正向代理:当访问不了某网站时,通过访问能访问到某网站的代理服务器达到访问某网站的效果(在此过程中,客户端是想要访问原始服务器,并指定了这个目标,代理服务器转交请求并反馈结果给客户端)。
举例:通过shadowsocksX-NG翻墙访问国外网站。
2)反向代理:指以代理服务器来接受internet上的连接请求,然后将请求转发给内部网络上的服务器,并将从服务器上得到的结果返回给internet上请求连接的客户端,此时代理服务器对外就表现为一个服务器。整个过程中客户端并不知情。
作用:实现网站的负载均衡;防止网站攻击,保护原始服务器。
即”正向代理代理客户端,反向代理代理服务器”。
🤔基础配置
1 |
|
1、全局块:配置影响nginx全局的指令。一般有运行nginx服务器的用户组,nginx进程pid存放路径,日志存放路径,配置文件引入,允许生成worker process数等。
2、events块:配置影响nginx服务器或与用户的网络连接。有每个进程的最大连接数,选取哪种事件驱动模型处理连接请求,是否允许同时接受多个网路连接,开启多个网络连接序列化等。
3、http块:可以嵌套多个server,配置代理,缓存,日志定义等绝大多数功能和第三方模块的配置。如文件引入,mime-type定义,日志自定义,是否使用sendfile传输文件,连接超时时间,单连接请求数等。
4、server块:配置虚拟主机的相关参数,一个http中可以有多个server。
5、location块:配置请求的路由,以及各种页面的处理情况。
6、举例
1 |
|
上面是nginx的基本配置,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:
1、有关mime:最早期电子邮件只支持ASCII字符集而且不能添加附件,但随着人们的需求增加以及邮件需要面向世界,因此发明了mime(Multipurpose Internet Mail Extension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)通过MIME,我们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数据(文本、图片、视频)放到一条邮件中。这种含有多种类型数据的文件被称为多部分对象集合(Multipart messages),除了邮件的STMP协议外,mime还支持http协议。HTTP服务器在发送一份报文主体时,在HTTP报文头部插入解释自身数据类型的MIME头部信息(Content-Type)。客户端接收到这部分有关数据类型的信息,就能调用相应的程序处理数据。,
观察一下mime.types文件
1 |
|
这些MIMIE类型实际上是告诉浏览器,文件数据到底是什么,这样浏览器就能更好的为用户展示数据。
Nginx通过服务器端文件的后缀名来判断这个文件属于什么类型,再将该数据类型写入HTTP头部的Content-Type字段中,发送给客户端。
举例:
2、服务日志中一些简单的nginx内置的变量:
a.$remote_addr 与$http_x_forwarded_for 用以记录客户端的ip地址;
b.$remote_user :用来记录客户端用户名称;
c.$time_local :用来记录访问时间与时区;
d.$request :用来记录请求的url与http协议;
e.$status : 用来记录请求状态;成功是200;
f.$body_bytes_s ent :记录发送给客户端文件主体内容大小;
g.$http_referer :用来记录从那个页面链接访问过来的;
h.$http_user_agent :记录客户端浏览器的相关信息;
3、惊群现象:一个网路连接到来,多个睡眠的进程被同时叫醒,但只有一个进程能获得链接,这样会影响系统性能。
4、关于error_log配置的扩展:
a.从左到右,debug的记录最详;crit记录最少。
b.注意error_log off并不能关闭日志记录功能,它将日志文件写入一个文件名为off的文件中,如果你想关闭错误日志记录功能,应使用以下配置:
1 |
|
c.如果开启了错误日志,要根据配置在相应的文件夹下添加配置的文件夹,否则会报错:
1 |
|
5、location中的几个概念:
= 表示完全一致
~ 表示区分大小写的正则匹配
~* 表示不区分大小写的正则匹配
^~ 表示开头表示uri以某个常规字符串开头,理解为匹配 url路径即可。nginx不对url做编码,因此请求为/static/20%/aa,可以被规则^~ /static/ /aa匹配到(注意是空格)。。
/ 通用匹配,任何请求都会匹配到
语法规则:location [=|~|~*|^~] /uri/ { … }
6、location中的匹配原则:首先匹配 =,其次匹配^~, 然后是按文件中顺序的正则匹配,最后是交给 / 通用匹配。当有匹配成功时候,停止匹配,按当前匹配规则处理请求。详细的匹配规则如下:
a.普通location的匹配跟配置文件中记录的顺序是无关的
b.正则location的匹配跟配置文件中记录的顺序有关,先匹配到后就不再向下匹配
c.普通location里面的匹配是按照最大前缀匹配的原则匹配
d.普通location的最大前缀匹配到之后,再进行正则匹配
e.如果被正则location匹配到,会覆盖普通location的最大前缀匹配,精确location也会被正则location覆盖
f.如果都没有匹配的,则会与location /进行匹配
举例:
1、将下列配置放在location块的任意位置 访问https://test.btyh.xxx.cc/index.html
1 |
|
1 |
|
2、将下列配置放在location块的任意位置 访问https://test.btyh.xxx.cc/index.html
1 |
|
3、将下列配置放在location块的任意位置 访问https://test.btyh.xxx.cc/index.html#/badintercept
1 |
|
7、expires指令控制HTTP应答中的“Expires”和“Cache-Control”Header头部信息,启动控制页面缓存的作用
time:可以使用正数或负数。“Expires”头标的值将通过当前系统时间加上设定time值来设定。
time值还控制”Cache-Control”的值:负数表示no-cache,正数或零表示max-age=time
其可选值为:
a. epoch:指定“Expires”的值为 1 January,1970,00:00:01 GMT
b. max:指定“Expires”的值为31 December2037 23:59:59GMT,”Cache-Control”的值为10年。
c. -1:指定“Expires”的值为当前服务器时间-1s,即永远过期。
d. off:不修改“Expires”和”Cache-Control”的值(浏览器可见配置)
8、proxy_pass一般用于实现反向代理:
(1)url指的是被代理服务器的地址,包含传输协议、主机名称或IP地址加端口号、URI等要素;
(2)不影响浏览器地址栏的url?;
(3)协议可以为http或https;
(4)地址可以为域名或者IP,端口可选。
注意proxy_pass URL ,URL中是否含有URI,如果不包含,nginx服务器不会改变原地址的URI;如果包含了URI,则nginx服务器会使用新的URI替换原来的URI。
末尾加’/’也意味着指令的url包含了URI:
1 |
|
比如:https:192.168.0.23/loc /loc就是URI,服务器会把地址转向/loc下面
(5)如果一个域名可以解析到多个地址,那么这些地址会被轮流使用,此外,还可以把一个地址指定为 server group
1 |
|
(6)server name, port, URI支持变量的形式:
1 |
|
9、proxy_set_header
(1)Host 允许重新定义或者添加发往后端服务器的请求头,防止后端校验不通过,(相当于转换了host);
(2)前端用一般不会自定义,都是用线上已有的域名;
(3)作用是给后端作为标识,代表要转发给哪台后端服务器。
其实,前端完全可以不配置proxy_set_header,只配置proxy_pass Host,效果是一样的。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不华丽的分割线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–
在日常开发以及实际应用上,建议不要把多个server块叠放在http块内,可以选择在server文件夹下创建自己需要的conf文件(可能为多个),再用include导入,这样比较清晰。举例:
1 |
|
某个conf文件的配置,举例:
1 |
|
上述配置要配合127.0.0.1 test.btyh.xxx.cc使用
问题:1、如果把proxy_pass改成”btyh.xxx.cc”会怎样?
问题:2、利用root代理前端资源偶尔报错的原因(可能是root代理资源路径,较快,proxy_pass代理服务,解析较慢)
proxy_pass和proxy_set_header Host使用总结
1、proxy_set_header和proxy_pass只在不加baseUrl(请求域名)时对后端起作用,加了baseUrl不走本地nginx配置;
2、proxy_pass如果是线上有的域名,可以只配它自己,当线上没有匹配的域名时,会报错:host not found in upstream xxx.conf ,所以要在host绑定本地,但是还会报404错误,因为该域名无效;
3、proxy_pass的ip如果和proxy_set_header Host不匹配也会造成请求失败;
4、当proxy_pass配置线上的ip,而不配置proxy_set_header Host时,要看后端校验是否过于严格,如果不严格可以访问,严格的话也会请求失败;
5、关于host,如果不配置,页面会展示”无法访问此网站 找不到 xxx.xx.xxx.cc 的服务器 IP 地址。”;
6、如果本地没有启动服务,会提示502,这个时候根据nginx版本,判断是前端还是后端没有启动;
7、如果有缓存,建议修改本地nginx的server_name。
附:
1、清理谷歌的缓存;
2、每次修改了nginx配置,要重启才有效;
3、要注意请求的路径跟自己代理的路径保持一致;
4、要注意后端设置的cookie在几级域名下有效;
5、证书如何生成:
(1)shell脚本:generate.sh
(2)sudo sh generate.sh
(3)域名是*.xxx.cc
参考文档: